升仙太子碑(武则天76岁以飞白书创作的作品《升仙太子碑》)

梦毁影碎

武则天76岁以飞白书创作的作品《升仙太子碑》

武则天留下来的书法资料不多,有《荐福寺碑》题额、为《崇福寺题额》,只有《升仙太子碑》是武则天亲自撰文并书丹镌刻的碑刻。位于偃师市府店镇南缑山上,有升仙太子之碑。碑高6.7米、宽1.55米、盘龙首,龟驮。大周圣历二年二月初四,武则天由东都洛阳去登封封禅,途中留宿缑山,游览刚刚竣工的升仙太子庙,遂撰此碑文。你认为最值得被收藏的就马上收藏!我国第一个女皇武则天就是书法大家!如果有人收藏她的墨迹到现在真是人间最珍品艺术!

关于《升仙太子碑》的字数,清人王昶《金石萃编》卷63《升仙太子碑》条记载为:“三十三行,每行六十六字。”当代一批人据此说法,都认为共2178字。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很多书法家都是男性,其实历史上还有非常多著名的女书法家,比如“书圣”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由于一定的历史原因并没有留下太多的作品。玩,该是内涵丰富的游玩。 西边的,别和洛阳比,中不中? 神都洛阳,能甩西安十六条街 !

女皇御书升仙太子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升仙太子碑位于洛阳东30公里偃师市府店镇南缑山之巅。这里是传说中周灵王太子晋升仙的地方。今天推出洛阳100个历史遗址系列之三十五:升仙太子碑升仙太子碑升仙太子碑,位于洛阳市东南约35公里、偃师市府店镇缑山之巅。升仙太子碑碑阴左边中上部的凿痕上,刻有一首七绝:“黄河嵩岳抱萦廻,中有缑山远客来。王子不还笙鹤断,夕阳呵笔下荒台。”署名为“韩人正三品通政大夫内阁前秘书监丞金秉万”。金秉万,字宜桥,朝鲜人。

升仙太子碑历经1300余年风雨沧桑,依然矗立于河南偃师市缑山之巅,2006年3月30日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方武则天撰文书写的巨碑,彰显著这位女皇的雄才大略,饱含著书法神韵。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薛稷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褚亮之子。唐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

武则天《升仙太子碑》碑文(局部)武则天《升仙太子碑》碑额唐林/文四川首批历史名人、生于唐代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的武则天(624年—705年)。等等,都与她有直接关系。 碑,最著名的乾陵无字碑、述圣纪碑,洛阳的升仙太子碑。 无字碑 乾陵翁仲 乾陵石刻鸵鸟 乾陵司马道 还有山西文水武士彟昊陵。带去了大量书法碑拓,影响了日本书法界的发展。 此幅诗文写道: 梦里神游香... 写的是中国东周太子,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约公元前567年—约公元前546年)。只有《升仙太子碑》是武则天亲自撰文并书丹镌刻的碑刻。由于武则天爱好书法,善书就被列为入士的重要条件,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迅速出现了许多书法家。

中国百幅传世书法赏析(二十五)草书刊碑之先河“升仙太子碑”升仙太子碑,原文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亲笔所做,碑文创作于699年。升仙太子(43)者,字子乔,周灵王之太子也。 原夫补天益地之崇基,三分有二之洪业(44),神宗启胄,先承履帝之祥(45);圣考兴源,幼表灵髭之相(46)。唐朝武则天的《升仙太子碑》的书体是飞白体。飞白是书法中的一种特殊笔法,它的笔画有的部分呈枯丝平行,转折处笔画突出,在书写中产生力度,使枯笔产生飞白,与浓墨、涨墨产生对比,以加强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到了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时期飞白多运用于行书 ,篆书。 如下图唐太宗《晋祠铭》碑额之飞白书 下图为武则天《升仙太子之碑》碑额,是鸟书与飞白书合二体。升仙太子碑,碑文是唐朝女皇帝武则天书法作品。在洛阳市东南约35公里,今偃师市府店镇缑山之巅。此处原有升仙观一座,今已不复存在,仅留此碑,高6.70米,宽1.55米,厚0.55米,盘龙首龟座高1.3米。

版权声明:本页面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为用户自行发布,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E-mail:284563525@qq.com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