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来北京,却一直与恭王府擦肩而过。
坊间一直盛传“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这更加激起了我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这一次来北京,心里早就计划好了,一定要去恭王府打卡!
碧云寺游览好之后,马不停蹄直奔恭王府。
在门口有恭王府的文字介绍,不清楚历史背景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入口的大门,气派不凡,端的是王家风范。
皇帝上朝的地方叫金銮殿,王府举行重大仪式和庆典的场所叫银銮殿,是正殿,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
恭王府花园的大门,汉白玉石拱门,又称西洋门。
恭亲王改造时所建。
门额上外刻有“静含太古”四个字,内刻“秀挹恒春”四字,意为享太古之幽静,拥满园之春色。
此门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
岸边岩石叠砌,杨柳依依,池中水清鱼欢,这就是皇家园林的范,这样的环境怎能不令人感觉心旷神怡!
池边的这座假山看着挺普通,实则里面别有洞天,恭王府三绝之一,康熙帝御笔亲题的“福”字碑就置身其间。
介绍了福字碑的由来,从中可以看出,清朝的皇帝都非常重视汉字书法的修习,造诣都极为精深。
在秘云洞内,排队等着去触摸福字碑的游客。
看来大家都想去沾一沾福气、喜气。
此处可以说是整个恭王府内人气最高的景点了。
这就是康熙帝御笔亲题的那个“福”字,号称“天下第一福源”。
这个福字暗含“子、田、才、寿、福”五种字形,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
当然游客现在只能隔着玻璃触摸感受一下,如果不这样保护起来,这么多人用手触摸估计早就把字给磨平了!
门上、窗上斑驳脱落的油漆是历史最好的注脚。
刹那间,历史的穿越感蓬勃而来。
当年那时,一位英俊潇洒的公子哥或许正轻摇羽扇穿堂而过,亦或一位如花似玉的公主小姐正罗帕遮脸款款走来。
和珅画像,应该是年轻时候的样子,明显一妥妥的帅哥啊!
出处不可考。
据史料记载,和珅长相极其英俊,是个名副其实的美男子。
和现在影视剧中所塑造的形象差别有点大。
恭王府大戏楼,恭王府三绝之一,无法进内参观,只能隔着玻璃远远张望一下。
宏大的场面富丽堂皇,想象一下,舞台上生旦净丑粉墨登场,台下皇亲权贵观戏攀谈怡然自得。
相信大家肯定都见识过,有些场所的男卫生间叫听雨轩,女卫生间叫观瀑亭,颇有些戏谑的成分。
放在这里的命名则比较契合字面的意思。
听雨轩内宾客休息区。
陈列摆设的物品每一样都这么精致,经历岁月的洗礼依然绽放着熠熠光辉。
当年《还珠格格》剧组在这里取过景,小燕子**就是从这个过道里走到花圃中来的。
恭王府后花园中一处场景。处处都透着奢华精致,皇家园林的排场。
赶到恭王府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了,6点就要关门,短短二个小时的游览时间实在太赶了,没法走到所有的角角落落,但是最精华的景点都游览到了。
中国的历史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但是如果你仅仅只是从书本上了解一下,是无法获得感官印象的。
只有在与历史场景的直接对话中,才能获得直观的感受,通过你的眼你的大脑,历史上的那些人那些事仿似都浮现在眼前,变得鲜活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