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湛江南三岛,探秘红树林蓝碳

梦萦几度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仅要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采取积极的行动,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生态系统吸收以及固定大气的碳来实现增汇。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被,它具有极强的固碳能力,因此被视为海岸带最重要的“蓝碳”资源之一。

7月11日,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南三“碳”林社会实践队一行11人前往广东省湛江市南三岛,将文献资料、书本知识与实践调研相结合,深入了解红树林的“蓝碳”功能,对于保护红树林、修复红树林、宣传红树林以及助力南三岛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队采用“线上 线下”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实践调研,以南三岛红树林湿地为主要调研对象,实践调研任务为红树林湿地沉积物和叶凋落物固碳能力状况、红树林碳汇知识科普宣传以及红树林知识问卷调查。

图为实践成员出发前往湛江市南三岛红树林湿地

图为南三岛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

图为实践成员采集红树林沉积物。

图为实践成员采集红树林凋落物。

图为实践成员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并宣传红树林碳汇知识及生态服务和价值。

图为全体实践成员的合影留念。

版权声明:本页面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为用户自行发布,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E-mail:284563525@qq.com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