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镇江南山,细说山中历代名人,令人意想不到

花开半夏

吴建远(2022.06.18)

镇江南山,不独“杉栖白鹭,渚宿青禽,金桂醉客,枫叶流丹”;更有《广陵》一曲,《文心》一本,《文选》一部,米氏一派:乃以名闻天下。

吾师笪远毅《南山赋》

与山不老

文苑景区。

乾坤石,千年紫薇,百年牡丹,紫藤架,修竹林,满蓄历史的沧桑,充盈生命的力量。

清清雕龙池上,有亭翼然。悠悠古木枝头,蝉鸣声声。

先贤在前。

文心阁矗立,刘勰文理精华。一部《文心雕龙》,文脉系之。

刘勰

伯先墓森然,赵声浩气长存。牌坊巍然立,石狮威严守。将军东渡留学,归来从教,后入军界,指挥起义,忧愤而终,英魂永在。

竹林中,

山坡下,陈氏先茔牌坊赫然在列,石狮无声隐踞。坊间传为蒋中正之京口籍保姆之墓。

竹径通幽

进入慈舟大师所书“竹林幽眇”牌坊,踏走弹石路面,通达竹林寺遗址。

古寺洞开,山墙抬升,数百年银杏、榉树、桧柏林立,清雍正乾隆、笪重光、张玉书墨宝犹在。夏日炎炎,游客寥寥,唯有清风徐徐,林荫幽幽。

400余年桧柏

大雄宝殿遗址上的颗颗柱础,静静蹲守,绿枫掩映,厢堂侧应。

拾级竹林小道,穿越大法堂、大藏楼遗址,抵达砌有石栏杆、题大红楷书的“林公泉”,想象旧时清泉喷涌、水声潺潺,似闻雨后石缝滴漏如磬。

下阶,瞻佛塔,走曲径,过“清风轩”、“方外别天”,出寺,是围栏修竹中的孔雀园。

这午后的寂寥时空中,长羽仙子居然频频开屏,间或发出痴鸡之钝鸣。万籁此都寂,但余雉一鸣。

一旁的天鹅池中也只有它们弯弯长颈的婀娜体形展示。

这幽静且富有的午后的竹林寺!

招隐增华

招隐景区,入口牌坊上为米芾法书“城市山林”——后成镇江代名词。

说起书画大师米南宫,他曾对石头下拜,人称“米癫”。其人来自襄阳,被镇江南山美景深深吸引,在此隐居四十年,独创“米氏云山流派”。至今,米芾的墓葬还在南山。

沿路上山。左侧为繁茂山林,右侧有水流,亭榭。

初夏时节,忽闻蜂鸣,何花开放?俯瞰时,心形绿叶间绽4瓣白花,原是不为人知的蕺(jí)菜。

一汪小池边,巧镌元好问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境界顿出。

渐至边上有小溪淙淙的“招隐”(“宋戴颙高隐处”)牌坊。用典为那位曾谱写出《广陵散》等名曲的南朝艺术大师戴颙,他因此与山水为伴(听鹂山房至今留有斗酒双柑听鹂声的典故),潜心艺术创作,多次婉拒宋武帝招他出山的诏请。一“招”一“隐”,传为美谈。

此牌坊古朴雄壮,坊顶匠心独运:除了常见的卷云纹,还加饰莲瓣造型,突出柱头宛如一花绽放。

曲曲池水边,耸山石,植林木,立“选亭”,镌明诗:“深山处处是鹂鸣……诗书雅好读《昭明》”

一水一坊一亭,处处彰显人文气息。

再上,坡上有万古长清亭,路边为黑色行书所题“虎跑泉”。相传东晋禅师初上山,缺水,群虎刨出此泉。这是尘世无有而佛家常传的奇闻,一如宝华山普照大师“断臂祭虎”请离,虎乃离去。

“听鹂山房”旁有蓝色篆书鹿跑泉,为姊妹泉,旧时“甘香润吻”,历来备受推崇。

斑斓虎躯,呦呦鹿鸣,汩汩泉涌,向往之至。

前方,石路延伸,草坪茵茵,古木参天。同行已困乏,在树荫下的石条凳上小憩片刻。

东侧有韶华楼。向北登阶,

碑墙

有著名景点读书台、增华阁。读书台正中是昭明太子端坐书案前执卷读思的造像。背后墙上为《招隐山水清音图》,上额“文学垂范”。

增华阁,为萧统编撰《文选》之处。

1998年重建

萧统者,武帝太子,青年才俊,仁德布于天下,时运不济,“蜡鹅厌祷”,巨星陨落。而《文选》永存。

萧统已成为家乡以至全国历史上勤学著书的楷模。新时期,镇江累年举办中小学生“增华阁”阅读写作大赛,至今已历35届。

另有若干景点不及一一赏。匆匆小山,一瞥珍珠湖景。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世人多称道此。镇江南山风景名胜区,更赖于它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

版权声明:本页面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为用户自行发布,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E-mail:284563525@qq.com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