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游白帝城

admin

作者:300****955

古人李白有诗曰“早发白帝城”,说的是早上从白帝城出发,而现代的我们则是“朝游白帝城”,说的是早上我们来白帝城游览。

白帝城位于重庆市东面偏北的奉节县内,距重庆市区约六百公里左右。

重庆为我国四大“火炉”之一,夏天非常炎热。我曾经在那里感受过45℃的高温,真的就像热天烤火一样。然而在这三月的下旬,重庆还是有着几分寒意,得穿件毛衣或者厚点的外套。

我们是从重庆市自驾到巫山县,游览了小三峡和小小三峡后,再从巫山自驾到奉节的,从巫山到奉节的距离就比较近了。

说到“三峡”,不能不提提“大三峡”、“小三峡”和“小小三峡”,说到白帝城,也不能不提提“三峡”。

“大三峡”即长江三峡,也有人简称“三峡”。三峡就是长江上的三段峡谷,分别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瞿塘峡最短,只有8公里;巫峡较长,约40多公里;西陵峡最长,约80多公里。

小三峡位于巫山的长江支流大宁河上,分别为龙门峡、巴雾峡和滴翠峡。小小三峡位于大宁河的支流马渡河上,分别为三撑峡、秦王峡和长滩峡。

白帝城位于长江三峡瞿塘峡口,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白帝城历史文化悠久,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如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苏轼、陆游、范成大、王十朋、王士桢等都曾寓居于此,在这里留下大量华章和无数诗篇,因此享有“诗城”之美誉。

现在的白帝城已成为了长江中的一个小岛,也就是露出水面的一座山峰,面积不大,也不高。通过一座风雨廊桥可登上小岛。

风雨桥的上游有一个很大而平静的湖面。这是三峡大坝建成储水后,这里的水位上升了160多米,而形成的湖泊。

从五十多米长的风雨桥步行上岛后,再登上三百多级台阶,通过一座山门,便到了山顶。山顶的大门上刻有醒目的“白帝城”三个字。

白帝城里有一座白帝庙,据说是三国时期“刘备托孤”的地方。后面的祠堂还供奉着刘备、诸葛亮、关云长和张飞的塑像。白帝城还保存着许多非常珍贵的碑文。白帝城里有许多的树种。粗大挂花的黄连树,叶子还有些枯黄;榕树是郁郁葱葱,根繁叶茂;还没长叶的桃树和梨树,已经鲜花盛开,红艳艳的或一片洁白;批把树已经是绿油油叶子,并挂满了果实。

从山顶上往对面看,那便是著名的夔门,现版面额10元人民币背面就是夔门的图案。夔门是瞿塘峡的出口。

据介绍,过去的夔门,河道非常狭窄,水急滩险,一次只能通过一艘船只,所以岸边设有信号台,对过往的船只进行调度。

白帝城、夔门和长江三峡经过了千年的历史演变,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的开发建设,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唐朝李白被贬行至白帝城时获赦,乘船顺流而下至湖北江陵,留下了《早发白帝城》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从李白的诗句中不难看出,那时的白帝城犹若高耸入云,那时的长江两岸还很原始,那时的长江三峡是水流湍急。结合三国时期的驻军屯兵情况,也可以推断,那时的白帝城是在长江边上的。

1956年6月,**主席三次畅游长江时,写下了壮丽的词句《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从那以后,**的宏图规划在一个个的实现。

1957年竣工,架在龟蛇两山之间的武汉长江大桥全线通车。这是在长江上架设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此后横跨长江的许多桥梁在不断地陆续建成。

1988年,位于西陵峡出口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它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年均发电量140亿千瓦时。

特别是2006年5月,全长2309米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的建设更是举世瞩目,这是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

三峡大坝位于西陵峡中段,葛洲坝上游38公里处。三峡大坝全线浇筑达到设计高程185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外,其1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为世界第一,847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伊泰普水电站,其为948.6亿度),三峡大坝荣获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世界纪录。

正像**词中所说的“当惊世界殊”那样,如今的白帝城、夔门和三峡,面貌早已焕然一新。

三峡大坝建成储水后,由于水位的高度提升,白帝城成了一座小小的山岛,夔门也已不再狭小,长江三峡也不再狭窄,不再水流湍急,并且许多地方还出现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

李白笔下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如今白帝城已不再高耸入云,不再崎岖难行,不再偏僻闭塞,不再是兵家必争之地。“千里江陵一日还”,如今已经不需要再靠湍急的水流,来推动小船“轻舟已过万重山”,而是借助现代的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日行千里根本不在话下,就是万里之遥也可“一日还”了。“两岸猿声啼不住”,如今的长江两岸早已不再原始,早已没有了猿的啼叫,而是呈现了到处都是发达的交通网络,到处都是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到处都是人民安居乐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繁华景象。

版权声明:本页面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为用户自行发布,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E-mail:284563525@qq.com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