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是我参观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时,最突出的感受。因为,我是从三星堆过来的。
我明白,如果不是考古先发现三星堆,成都惊艳天下的考古发现,必会是2001年发现的金沙遗址。
对我个人来说,如果只看金沙遗址,没看三星堆,所见而惊叹,也足称最。
尽管如此,金沙遗址的文化,仍不失其特别的精彩。
金沙遗址出土文物中,最有名的,也是最耀眼的,当属太阳神鸟金箔饰。其构图之精美,意象之绚丽,可谓令人叹为观止。说它“很生动地展现了古蜀时代崇鸟和太阳崇拜的精神观念”,令人信服。
因为,除此之外,不可能别的理解。
也完全可以说,它“堪称太阳神鸟的千古绝唱”。
我联想到,香港的凤凰台。其台标图案,以凤凰、环球视野以及手握镜头等为元素,其中主要由两只凤凰形成的对称圆,与金沙太阳神鸟金箔饰的图案,有些相似。
所幸凤凰台的台标图案,设计发布和使用时间,早于金沙遗址被发现之前。否则,这个图案一定会被认定是抄袭自金沙遗址太阳神鸟的。
不禁感叹。
一方面,感叹中华文化的图案表达,隔了三千年的时空,还可以有异曲同工之投和相映之神妙。可见中华文化的共同基因是如何的强大。
另一方面,细细比较品味构图审美意识和手法表现,金沙遗址太阳神鸟图案比凤凰台的凤凰图案,还胜出许多。
就细节而言,凤凰台图标全是抽象线条,而太阳神鸟图案,尽管也抽象,但圆边线条流畅美丽的四只神鸟,首喙翅爪皆具形化,就更显得生动灵感。
细节处理高下见分之外,整体观感,凤凰台的图标要让两只抽象的凤凰,把画面占满,而金沙的神鸟图案,让画面中空,就审美效果而言,后者前人显然强过前者后人。
不由得还要生出感慨:今人的审美意识及其表达,未必比古人高明多少。
太阳神鸟作为金箔饰,金沙人是用来装饰什么的?
会不会是一个中间孔圆的观日窗眼?或者,是一个中间可以摆放神圣贡品、象征权力器物等的托盘装饰?
不管金箔神鸟是用来饰什么的,我看,其图案中空,恐怕还在于金沙人之构图太阳神鸟,满怀着虚心的崇拜和敬畏;而凤凰媒体人之构图凤凰,则有着天下环球尽收眼底而追求大有作为的自信满满。
虚心和自信,其实都不为错。关键或最好是二者在一个国家、民族、群体、个体身上,有一种良好的兼有而互补的关系。
金沙太阳神鸟图案当选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实至名归。仅此太阳神鸟之千古绝唱,金沙文化已是灿烂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