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浪漫之旅散记之二---云水土楼

海纳百川芳草地

2023年5月30日,安排我们旅游的是土楼云水谣景区,车子9点30分出发,一路西行,从厦门出发的车程很长,不同的地方总会有着不同的景观与不同的风土人情。放眼窗外,路边的植物是一株株颇有热带风味的棕榈树,还有大小不一的榕树,开着深桔红色的凤凰木。在车上,吴导一路介绍沿路城市与地方特产特色,介绍土楼与云水谣。“云水谣本来并不是叫这个名字的。”吴导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是因为电影《云水谣》的拍摄,这个地方才被广为人知,因此便把古村永教镇改名为云水谣。”随着导游的讲解,巴士也在转瞬间从厦门驶向了山边,车子时而上坡、时而直下,进入漳州后,两边全是深山,偶尔会看到一两座土楼依山而立,我们在一家当地的农家乐用了午餐,虽然说食物的味道不怎么样,但也算是充分地体验到了当地食材的独特风味。中餐完毕,从饭店处又上来一当地导游,女的,个头不高。再乘车没过多久,我们到达的目的地:云水谣土楼。导游再三叮嘱我们要做好防晒,带上饮用水,进入土楼后的注意事项。刚下巴士,许多当地人便拿着一顶顶斗笠、袖套、遮阳帽等,围在我们的周围吆喝着叫卖,这些当地人戴着的斗笠下是一张张被太阳晒得黝黑的面孔,但绝无强行卖买之举动。跟在导游后面左拐右拐的,我们来到了此行第一个景点:土楼---怀远楼,这是一座园形的土楼,经过时看过,这怀远楼和村子都被田梯和茶山包围着,放眼望去,便是一幅安宁的田园山水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怀远楼前的平地有块用鹅卵石排成的是一个太极图案。据介绍,它建成于1909年,是目前为止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为良好的双环圆形土楼,堪称传统民宅建筑艺术的佳作。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以粘土、糯米、红糖、竹片、水、木材、鹅卵石等为建筑材料,建成的土楼冬暖夏凉,抗台风、抗地震和抵御外敌入侵,它的楼基用巨型鹅卵石和三合土垒筑3米多高,墙体至今仍然非常坚固和美观。它楼高四层13米,直径38米,每层有34间房,共136间。站在怀远楼楼外的墙边把脸贴着向上看,能看到楼基的下围小,中间大,到了上层又逐渐缩小,形状像橄榄。导游对我们说,这个结构符合力学,可以抗风、抗震,使楼更为结实。100多年前,漳州一带常有匪患滋扰,当地的先民就地取材,用三合土、木头和石头筑就土楼居住和防御。怀远楼的主人来自中原的怀杨简氏家族,它是居住地,同样也是学堂。走进怀远楼唯一的大门,来到内环楼“诗礼庭”,路过小天井,就是内环楼的主体“斯是室”,两边柱子上挂着对联:“斯堂讵为游观计敦书开耳目,是室何嫌隘惟思尚德课儿孙”。说明长辈在此议政,子孙在此功课。上厅的两副对联写得真好“书为天下英雄胆,善是人间富贵根”。“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忠孝为本,耕读传家的中华文化历历在目。还有六幅姓氏牌匾,其中简氏又分为福山派和孝梓派,分别是:

福山派简氏祖训:遵乡约 惩不孝 正闺门 端蒙养 完正供 息争讼 厚宗族 务积德 勤职业 尚节俭;四戒:戒使性 戒赌博 戒烟酒 戒游手;四要:要勤俭 要谦恭 要慎言 要和气;四慎:慎交游 慎起居 慎闺门 慎祭祖。孝梓派简氏系祖训:孝道尊亲扬祖德,梓堂建立振家声。侯山子孙徙异乡,任从随地立纲常。春去冬来年复始,母忘祖宗一枝香。兴家立业勤为主,儿女书诗学圣贤。莫道他乡非本境,人生到处有青山。

张氏祖训:敬祖宗,孝父母,和兄弟;谨夫妇,悌长工,教子孙;睦乡党,崇祭祀,修祠墓。还有:魏氏家风家训、刘氏格言十则、詹氏家风家训以及董氏十条家风家训。

总之,客家人为了教育族人,把祖训家规记载在族谱上,雕刻在楼门、中厅楹柱上,题写在宗祠的墙壁上,成为客家人立身处世、创业持家的座右铭。久之,“客家家训馆”也就成了一个热门景点,许多人来这里参观,感受、领悟客家人的家国情怀,领悟客家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

导游说,“这土楼啊,一层是厨房,二层是仓库,三、四层住人。现在还是有当地人住在里头的,所以有些区域是不能进去参观的”。也许有当地人在一楼叫你上二楼或三楼参观,你们千万不要去,没什么好玩的,就是仓库与居住的,你看了,就会跟你收钱的,具体收多少钱,没人知道,所以说不去为妙。我感觉在参观这土楼时能闻到一股股炊烟的味道,能听到当地人三言两语的聊天声,能看到当地人在土楼里搭起的架子上晾起的一件件衣服,这多少有点煞风景,怎么说呢,也是个住家的地方,能失去人间烟火与日常生活吗?

途中还有在建未完工的现代土楼,是仿照古土楼式样建造的,据说是当地**建的,多功能,吃,住,玩,购为一体。

土楼客家人的婚姻别具一格,着重是嫁女,客家人视女儿为宝,一家有事全村动,婚桌上基本全是自产的菜,动辄几十上百桌,男方的财礼钱二十万左右,女方的陪嫁却是丰富的很,有房子,有车子,有的甚至成套地陪,吴导说:谁娶了客家女,谁就是地主、财主。客家人结婚的习俗:说亲、送定、报日子送聘礼、盘嫁妆、接亲和送亲。大致与我们这儿差不多,只是说法与做法不同而已。

客家人是由古时候北方人迁移形成的一个民系,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在的客家人已经遍布全世界了。

客家土楼也有廉洁文化,它根植于客家人血统骨子里,体现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相对而言,立德修身、亲和重伦、清廉高洁、勤劳俭朴、诚信友善、公平透明等传统廉洁理念特别突出。经过千百年来的砥砺磨炼,客家人已发展成一支人口数以亿万计,遍布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举世瞩目的杰出民系,成为当今世界大家庭中的重要力量。或许说不定,我们当中也许也有人是客家人的后代,因为兴化人也是从四面八方迁移过来的,有史为证:兴化人,也称莆仙人,是中国福建东部沿海的一个以兴化语为母语的族群,是汉族闽民系的一个分支。哈哈,开玩笑的,实为两个兴化,一在江苏,一在福建。

如果说参观土楼时感受到的是浓厚的历史氛围和对于古建筑的惊叹,那么漫步在云水谣景区中便是感受到了这里的山清水秀,以及对于这里灵山碧水情不自禁的赞美。在潺潺流动的小溪旁,在百年的大榕树下,那鸟鸣声好像一刻也没消失过,那当地人的吆喝声仿佛也一直在耳边此起彼伏。在几乎每个路口、每个转角,都能看到当地人在叫卖着他们自制的冷饮,还有当地土特产水果。他们的脸上也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欢迎着每一个到此的游客。我想,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当地人的叫卖声,才让云水谣土楼这个地方不仅仅是每一个游客们都爱来的旅游胜地,更是让人们在这里体会到了当地浓厚的人间烟火和那独有的风土人情味,还有代代传承的文化底蕴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云水谣,称为南靖云水谣原名长教,地处于中国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境内,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一个景区,国家5A级。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树、神奇的各种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2005年底,由张克辉以自己和几位台胞的生活阅历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寻找》改编的电影《云水谣》,曾经在此拍摄取景,在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为借《云水谣》之名树立品牌,将《云水谣》这部优秀作品的人文意蕴和道德情感充分展现在这条闽西南古栈道上,让游客在观赏奇楼美景,领略古道悠悠、碧水青青的同时,感受闽台交流的深远渊源,当地**将村中这条长10余公里,全部用鹅卵石铺成的古道正式命名为云水谣古栈道,将长教改名为云水谣古镇。边走边看,我们来到了一流水溪岸边,这里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组成的榕树群蔚为壮观,其中一棵老榕树树冠覆盖面积1933平方米,树丫长达30多米,树干底端要10多个大人才能合抱,大家纷纷在老榕树下拍照留念。越过溪水河,来到了网红打卡的情人桥和写有“云水谣”三字的石碑前,此时,正值中午时分,一路走过来,大家也都感觉累了,纷纷在荫树下或小坐,或站立,或拍照打卡。

随后,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一座卖茶烟的地方,四、五张桌子上放满了当地自产的茶叶和卷烟,据说,这个地方过去很乱,到处乱摆摊设点,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安装、张贴广告牌、指路牌和招牌。从2012年起,地方**着手加大土楼景区“去商业化”力度,按原有客家风貌摆放生产生活用具及设施,将土楼居民的摊点集中安置在游客服务中心,于是就出现了这种多家一起经营茶叶、蜂蜜、土烟、地方特产、佛珠等系列销售服务点。很多同事都买了点不同商品,价格还算可以接受,且销售人员态度热情,刚坐下,先递上一根当地烟,再来上几口当地泡茶,片刻间让人一下子从热暑中安定下来。

休息了半小时左右,我们又动身出发了,沿着山村的石子小路,一条渠沟将农田与景区隔开,渠中清水由高向低安静地淌着,有几条小鱼时而逆水摆尾、时而顺水而下,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这泉水的甘甜;农田里,有手扶着小型拖拉机和跟在水牛后面扶犁在水田里来回耕作的农民,他们在准备着秋后的收获;远处的半山腰上栽满了绿油油的茶树,层层叠起,错落有致;山脚下一片片香焦园各有其主,香焦树间还夹栽着龙眼、芒果、荔枝等,偶尔还能看到一些种植的烟叶。

说话间,和贵楼到了,这是一座方形楼,据导游介绍,和贵楼又称山脚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跟南靖县城53千米。建于清代雍正十年,是由简次屏公建造的,总投资一万五千两银子,是座占地1547平方米,是南靖最高的土楼。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

和贵楼高五层,21.5米,别小看这个数字,这是个世界之最,也就是说和贵楼是已知的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此为一奇。和贵楼每层有28个房间,共有140个房间。楼正中开一个大门,东西南北四方各有楼梯上下。它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据说当初选址建楼,开始并未发现这是块沼泽地,楼建了一层,忽然整层楼像沉船一样,慢慢下沉到了烂地里,建楼的简姓族人无可奈何,只好在下沉的楼墙上打了100多立方米的排桩,他们觉得地基这下牢固了,就从头开始夯墙,建起了一座五层高的方楼。他们似乎很有把握,从不担心大楼会倾斜或者下沉,果然两百多年来,和贵楼固若金汤,风雨不动安如山。你在楼中学堂的小天井用铁线往里插,一口气可以插进5米多深,拔出铁线,则可见铁线上有淤泥的痕迹,你如果在这里跺跺脚,天井整片的卵石便会涟漪般震动,此为第二奇。

和贵楼的第三奇,即楼中两口水井,相距十八米,井水水位均高出地面,左边那口井,清亮如镜,水质甜美,井中几条红鲤鱼翩翩游动,有如精灵,而右边那口井却混浊发黄,污秽不堪,完全不能饮用。这是由于两口井材料构造的不同造成的奇特景观。由于沼泽地浅层是腐烂的沼泽水,而深层是可饮用的地下水。所以在设计时都将两口井打到了地下水层。但是,清水井是由水泥砌成,而浊水井是由小圆石堆砌而成。这就导致了清水井壁缝隙较少,而浊水井壁缝隙较大。而两口井在通过沼泽水层时大量沼泽水渗入浊水井导致其浑浊有毒,而清水井却没有太多渗入所以可以饮用。

和贵楼是花了几千根松木做基建造在沼泽地上的,由于松木木质的特殊性,和贵楼经历过数次地震仍然不倒,院子中的空地,踩上去软绵绵的,竹竿插进泥土会出水。两口水井一清一浊。有关浊井的来历,据说是当年打井时,一个坐月子的妇女打开了本不应该看的井盖造成的。传说归传说,但历史与古迹是现实的,一天下来,收获的是畅游云水谣景区、倾听《云水谣》中的凄美爱情故事;还走进了两座当地最有代表性的传统夯土民居建筑,了解南靖历史和经济发展成果。

最后自我感慨一下:“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趟南靖土楼看看。”让我们一起来走在这条闽西南古栈道上,观赏奇楼美景、古道悠悠和碧水青青,感受闽台交流的历史渊源吧。天上玉宇琼楼,天下永定土楼,与其说这里是一个古镇,倒不如说它是一座茶香萦绕的小村庄。它不像一个景点,更像是一个被人遗忘的世外桃源。一条鹅卵石铺设的老古道穿梭在百年榕树的庇荫下,漫步的其中便使你能感受到一种超然隐世的气质。仿佛遇见了碧云和秋水在安静地叙述;水车和木桥,榕树与古道,无不是在向人们讲述着那个悲伤而复杂的故事。

版权声明:本页面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为用户自行发布,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E-mail:284563525@qq.com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