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有一个人花了三十年周游全国 。他去了21个省 100多个城市 一直走到双脚再也没办法走路 ,他是第一个确认黄山最高峰的人 ,是第一个发现大量喀斯特溶洞的人 ,是第一个找到长江源头的人 ,他就是千古第一旅行家徐霞客 。
徐霞客从小爱《水经注》梦想是寻遍名山大川,读到《晋书.陶渊明》 他说出一句响当当的名言 “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意思是要行万里路走遍世界, 但是面对年迈的父母 他不忍成行 。
1605年父亲病故守孝三年之后 母亲亲手为他缝制了远游冠并对他说把你看到的写下来 回来讲给我听 ,此后他一生踏遍千山万水 背后都有母亲的爱 一路支撑着他 临行前他和母亲约定 ,春草初萌时出游 秋叶染霜时归来 。这一年他22岁 和李白仗剑出游 纵情山水不同 徐霞客的旅游是探险 哪里危险去哪里 和郑和七下西洋前呼后拥不同 徐霞客完全自费自愿 还要承受孤单 ,为了探寻古书中的雁荡山他攀着绳子向上爬 结果绳子被岩石磨断 他差点掉入万丈深渊 幸好他反应机敏 抓住了一块突出的岩石 。
登顶嵩山他抓着野藤滑下悬崖到谷底的时候 双手已经是血肉模糊 ,就在这时他看到一缕霞光 树木石壁瀑布呈现出一片绚丽的色彩, 他立刻欢呼雀跃 ,游黄山的时候由于积雪成冰他带着穷竹杖凿冰 ,挖一个孔放置前脚 再挖一个孔移动后脚就这样爬到了玉屏峰 ,大雪封山他错过了登上莲花峰和天都峰的机会 两年之后他再登黄山写下名句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月 ”如今的景点光明顶 也是他发现并且第一个记录的.
而且他认为莲花峰才是黄山最高峰 推翻了天都峰最高的旧论这个发现至今 让测绘专家连连称奇 ,莲花峰只比天都峰高54米 两座山峰相隔1100米 但徐霞客通过目测就能判断 实在太厉害 。去广西的时候他考察了100多个石灰岩洞 提出岩洞是流水侵蚀的重大发现 比欧洲科学家早了上百年 ,晚年他拖着病体来到金沙江纠正了名山倒江这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错误 ,明确提出金沙江是长江的正源 更让人佩服的是 由于那时交通工具有限徐霞客全程徒步风餐露宿射过3000道水 ,问过10万次路足迹遍及三山五岳 而更加难得的是 不管旅途多艰难 他都会燃起篝火 在摇曳的火光中写下旅途见闻日复1日年复一年不曾间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和母亲的约定 每次回家 他都会给母亲带来远方的奇花异草 为他讲述旅途的见闻 。
1624年母亲已经80高龄 对于出游 徐霞客有了一丝疑虑 母亲看出他的心思就让徐霞客带她出去玩儿 ,路上她拄着拐杖走得飞快 还说我虽然年岁已高但是饭量很好 ,身体也结实 看你都比不过我 徐霞客看着母亲白发苍苍 又费尽全力健步如飞的背影 他的眼眶湿润了 这是母亲在鼓励他永远不要放弃梦想 ,第二年母亲去世了 徐霞客在家守了三年孝 之后带着母亲的遗愿再次出发 ,1636年51岁的徐霞客最后一次出游 计划考察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路上他邂逅了一个叫静文的和尚 静文是个虔诚的修道之人 ,用自己的鲜血抄了一本《华严经 》准备送往云南鸡足山的一个道场 徐霞客深受感动 和他结伴同行 走到湖南湘江的时候 遇到一伙强盗 行李和旅费被洗劫一空 静文为了保护血精 身受重伤 但是两个人都不愿意放弃 继续前行 抵达广西不久 重伤的静文就去世了 他留下遗言 希望可以长眠鸡足山 徐霞客悲痛不已 带着静文的遗骨和血精继续上路 常年的行走 导致他的双腿常常浮肿 能走的路越来越有限 徐霞客明白自己老了 也许此次云南之行 是最后一次了 为了完成好友的遗愿 他付出了几倍的艰辛 翻越了广西的大山 经过贵州 进入云南 爬名山 过澜沧江 历经一年 终于抵达鸡足山 奉上经书 亲手埋葬了挚友的遗骨 。
1639年他来到云南腾冲这是他人生旅行的最后一站也是游历最远的一站 ,在这里他的双足彻底爆发已经无法行走但仍在坚持编写邮记 ,第二年 双足俱废的徐霞客被送回老家江阴 卧床一年之后病逝他用尽心血记录的旅途见闻被编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在书中他记录了61种地形地貌170多种动植物 名山1259座 洞穴540个 。这是一本地理名著也是旅游剧篇更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 ,这部著作的开篇之日 5月19日 如今被定为中国旅游日这一生他本来可以做一个衣食无忧的富家公子却偏偏要用双脚去丈量华夏大地 他行走了5万公里 深入大山野岭 30余年 ,三次遇到四次绝粮 ,徒步21省 上百次出生入死 此一生已胜人间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