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开封探秘荒凉废墟里的两处国保

眼观世俗人终散

虽然建筑是记录一个城市历史最好的载体,但现在国内大多城市都处于大拆大建中,见证了无数仿古“老”街兴起,也见证了那些真正的历史在一轮又一轮的城市翻新中难寻踪迹。

这次在开封,就特别去探访了两处处于拆迁包围中的国保,即便已经是“国”字头了,然而它们的生存现状依然让人堪忧,甚至说它们就矗立在废墟中也丝毫不为过。

第1处是河南省博物馆旧址。相信河南省博物院很多小伙伴都去过,新馆位于郑州,见证了华夏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但谁又能想到曾经的河南省博物馆竟然在开封。1927年**将军为保护出土古物在开封创建了这座博物馆,当年这里还是河南法政学堂和河道总督衙门旧址。

只是如今再探访,早已经物是人非,旧址荒废在一处景区停车场旁,周围建筑早就拆的七七八八,各种垃圾堆在这里,之前据说还有豫剧院在这里驻扎,现在也是人去楼空。旧址一旁临时放置了些游艺设施,成为附近居民的游乐场所。

踩着垃圾堆、绕过围挡好半天,才终于找到了旧址的入口,大门口还有一块黑色石碑,上面赫然刻着几个大字“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博物馆旧址”。作为第八批国保,看来河南省博物馆旧址也没有要为自己重塑一块碑的意思。

虽然进不去,但在外面也可以窥探一番。这座近百年的老建筑,很明显它是中西合璧的产物,白色简约的欧式墙柱构建出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布局。中心是巨大的天井,呈三面围合,面向天井的是可以互通的走廊。它是美丽的,但这种美丽似乎带着一股无奈,斑驳的墙皮和破碎的瓦片都在暗示着它的破败不堪。

第2处是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这处遗迹在开封郊区,非常偏僻,同样大门紧闭,也看不到一点保护的迹象。将车停在旧址旁边的居民院里面,然后围着旧址走了一圈,老实说这里比我想象的还要大。

虽然进不去,但通过围墙外的打量,以及无人机的拍摄,还是被这里深深震撼。这组建筑是1930年由罗马教廷传信部拨款所建,外形据说是仿照天主教会在北京创办的辅仁大学所建造,所以外观看上去是中国古典式,内部却是西式装饰。即使已经过去近百年,但是建筑本身依旧光彩夺目。

只是旧址之内也是真的荒凉,杂草丛生,破败严重,大部分的屋子都是空的,这种接近原始的安静,有点让人莫名的心慌,如果是晚上想必也有点渗人。据说,这里曾经是顾长卫的《孔雀》拍摄地,他的《鸡犬不宁》也在此取景,但也并没有挽救这里无比荒凉的现状。

这也是我逛开封最大的困惑,开封虽然作为历史古都而闻名,但如今开封最热点旅游区都是今人新建,而真正的古迹却没有看到保护的迹象,直到荒废遗忘在了城市的角落。

版权声明:本页面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为用户自行发布,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E-mail:284563525@qq.com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