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长城,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爱情传说,以及歌里所传唱的:自古红颜多薄命/有情总被无情伤/孟姜女哭长城/千古绝唱谁人听。
历史上主要有四个朝代修筑过的长城比较知名,分别是战国秦赵燕古长城、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在这四个朝代中,长城的主要作用,都是作为防御工事,用来抵御外族的入侵,形成堡垒,保证国土的安全。
目前作为景点存在且比较知名的长城主要有:山海关、嘉峪关、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和雁门关。其中,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唯一入海处——老龙头长城,更是被誉为“人类建筑史上的千古奇观”。
老龙头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
老龙头长城,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由大将军徐达修建的山海关前卫哨城。它坐落于山海关城南五千米处,依山临海,长城耸峙海岸,是明代蓟镇长城的东部起点,也是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
老龙头地势高峻,有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因而名“老龙头”。
优越的地理形势,加上精心建造的军事防御工程,因而被我国长城学界泰斗罗哲文先生,用“天然的长城博物馆”来赞美和加持。
它何以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因为这里有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入海石城、唯一的一座海上敌台、明代长城东部的第一个垛口、第一道关口、第一座观海楼阁,以及现存最完整的明代海防兵营。
不可错过的五个景点
1)一座临海楼阁
澄海楼是历代长城上唯一的一座临海楼阁。楼为九脊歇山顶,两滴水层楼,雕梁画栋,重檐翼舒,是瞻海观潮看日出的好地方。
登上澄海楼,在回廊四望,迎面可望碧海波澄,海鸥翩翩,云帆点点。回顾可观长城起伏,直走角山,倒挂云端。清康熙九年,山海关管关通判陈天植曾盛赞澄海楼“面临巨壑,背负大山,高枕长城之上,波澄万里,峰叠千重”。
据地方史志记载,澄海楼的前身叫“观海亭”,是明朝初年修筑的。此亭虽小,名气很大。每值海风呼啸,亭内游人丝毫不觉,此景被称为“海亭风静”,名列古“榆关八景”之一。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王致中将观海亭改建为二层的楼阁式建筑——澄海楼。
2)一块“天开海岳”碑
“天开海岳”四个字把山海关的地理形势作了高度概括。此碑妙在“开”字一用。“开”可作“开创”解,意为老龙头的海山美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赐予。“开”也可作“开拓”解,意为老龙头的海山美景在天地豁然展开。也有说将“开”字引申为“造”,意为:大自然之伟力造就了大海紧依大山的雄险地形,实在令人惊叹。
1984年9月,经专家鉴定为唐碑。碑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碑身无碑帽,碑顶为弧形,字体为正楷粗犷、浑重,背面无文字等。碑文是赞美景色的,这就足以证明老龙头作为游览名胜是从唐时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3)一座入海石城
入海石城是老龙头长城伸入海中的尽端部分,全城屹立于海水之中,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为蓟镇总兵戚继光派参将吴惟忠修建。现在看到的入海石城,是1987年修复的,伸入海中22.4米,宽8.3米,高9.2米。为九层巨石砌墙,墙的四五六层仍然用原来遗址的巨石垒砌,让我们有机会领略石城的原貌。
它的建筑结构独特,巧妙利用了山海关古陆中的老龙岗脉岩为基,以石块夹砌其间,找平后,上面叠筑起九层的花岗岩巨石。把长城直插进海,截断了敌人从陆地或浅海绕过长城进犯的通道,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这里陈列的巨型条石,是当年入海石城所用的基础石。每块条石边角整齐,最长的2.6米,最重的达3吨。为了使入海石城经得住海浪的冲击,在条石的四面凿有马蹄形凹糟,相邻两块石槽连接形成“燕尾槽”。槽内再浇铸白矾、松香、铁末制成的凝固剂,待溶液凝固后整片基石就牢牢的粘连在一起。这种榫卯的建筑结构,是隋代就已经研创出来的水下建筑工艺——银锭铁榫法。
4)一座守备署
守备署,建在龙武营的西侧,建筑仿明代大木硬山建筑,四进封闭式四合院,坐北朝南。由南向北依次是照壁、署门、仪门、正堂、议事厅、后宅。占地面积3210平方米,建筑面积1043平方米。
守备在明代是防守一城一堡的长官,在清代系正五品武官,署中陈设为明代形制。
5)一座海神庙
临海的地方,一般都会建有海神庙,老龙头也不例外。
此庙的修建,与古代海运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明清两代,老龙头西面有个繁荣的潮河港,为了祈求海上平安,老百姓常把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寄希望于神灵的护佑,相继修建了海神庙、天后宫、龙神庙和北海神庙。这四座庙,1900年遭到八国联军以及后外国驻军的破坏,逐渐冷落萧条,解放后仅存遗址。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海神庙,于1989年重建,由古建专家孙大章先生主持设计。庙宇置于海中,三面环水,八面来风,并一反常规的坐南朝北。
它伸入海中124米,由北依次为四柱三楼牌坊、三孔石桥、山门、正殿(海神殿)、诗碑游廊、天后宫、栈桥、观海亭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纵横数万里的长城更是积淀了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从大海到沙漠,长城翻过高山,跨过平原,穿过田间谷地,环绕村庄城镇,它演绎了太多的故事,不断影响着周边的人们。而老龙头长城,默默地见证着过往,也将持续地观照着未来。
#夏日生活打卡季#
HI,我是韦宇教,专注于旅行、摄影、写作,出版散文集《愿无岁月可回头》。本文图片和文字所有权归作者所有,如有其它需求请与作者联系。欢迎关注和评论,带你发现不一样的有趣、有料的旅程。人生即遍路,你的故事讲到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