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西安游记

封住爱恋

#原创首发# 朱寿江

由于工作原因,西安我去过无数次,那时没有高铁,大多数时从南京坐飞机,有时不是急事就从南京西站坐特快火车。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我在国有县植物油厂任法定代表人,厂里生产的菜籽油百分之七十发往西安,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菜籽油集散地,平均每月要调二十车皮油罐车菜油,西安的大的客户有五六户。陪**领导去西安考察过,陪县市农业发展银行有关领导去西安市场调研过,几乎每个月都要去西安处理商务及结算货款,西安周边的主要景点都去过。西安人总体说信誉较好,热情宽厚,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良好印象。我爱上了这座城市,我喜欢这座城市的山川布局,也喜欢上了这座城的车水马龙和灯火阑珊。

时间总是匆匆忙忙,而它就像是一张褪色的相片,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对西安的迷恋,不因时间久了而淡,而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渴望。

十三朝古都,在时代变迁中焕发生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更迭,还留存着许多名字。大雁塔、古城墙、西安历史博物馆是这座城市的名片。最难忘还是唤它为长安,愿它长久平安。仿佛又看到了皇上,宫殿的金碧辉煌,歌舞升平;仿佛又听到了将士们出塞的激昂悲壮,为国征战;仿佛又想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坚贞不渝。就是这样,这座流淌了千年文明的古城,在现代社会冲击下默默矗立,依旧保留着千年前的姿态,依旧保持着特有的文化。站在这里,一种历史由然而生。

每次陪客人去游玩西安古城,大雁塔是必去之地,了解西安不光是让其认识到西安现代的繁华与鼎盛,更要掌握其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与荣光。大雁塔——那是盛唐天朝的文化积淀,更是世界佛教界熠熠生辉的优昙婆罗之花。这里是唐僧从印度回国,把他从西天带回来的多卷经书和舍利子保存的地方。高塔巍然屹立于此,保存着古典史籍。虽经过了一千年的风风雨雨,沧海桑田,现在的大雁塔已经微微有一点支撑不住了,不过还是能看到它那历经沧桑的独特魅力,古老的塔身与现代的先进科技融为一体,二者相得益彰,让人叹为观止。塔后的音乐喷泉是亚洲最大的喷泉,千姿百态,旋转弯曲,音乐响起时喷泉也此起彼伏,相互之间默契配合,随音乐一同舞动起来。

西安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隋、唐都皇城的遗存,历经八年扩建而成的,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而又保存完整的古代城池建筑,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步入南门广场,远远望去,城墙巍峨之势兀然而立,让人打心理肃然起敬,尽管现代都市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但相对于它,那只是千年时光中缓缓的流水而已。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踏进这典雅凝重,气势雄伟的博物馆内映入眼帘的便是“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建筑群体,这里积淀着泱泱华夏的古代文明。进入陈列厅,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我们从序厅开始一一参观了自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到宋元明清时期精选的2000余件珍贵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兴起与鼎盛的青铜器,反映秦扫六合统一天下气势的青铜剑、经机、兵马等,以及显示秦汉奋发崛起精神的钢建筑构件、大型瓦当,还有反映封建盛世繁荣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银器和唐三彩等,并配以遗址模型、图表、照片等辅助展品。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周、秦、西汉、隋唐几个盛期都是在陕西地区建都的,所以该陈列以这几个时期为重点,既突出反映了陕西地区古代灿烂的文化,也反映了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从多次游览中得知该馆的镇馆之宝为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和 西汉“皇后之玺玉印”足矣!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东约35公里处,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墓地。1974年, 在秦始皇陵东侧发现秦陶俑,而今遗址上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更是游人向往的地方。

进入景区,远远望去,有一尊巨大雕像;走近像前,抬眼观看,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他面目慈祥,表情沉稳,和蔼可亲;他抬起右手,眺望远方,心系天下。

走进大厅,眼前豁然开朗,一排排安静、威武、严肃的兵马俑尽收眼底。

我不禁一个个细细观看欣赏起来,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驭手一名,车士两名。

从一号坑后边的旁门出来,我们就直奔二号俑坑了。因为二号坑破损比较大,所以坑里完整的俑只有少数,据说还有俑正在修复当中,我们就只好看看墙上挂着的照片了。

来到三号俑坑,很明显,它比一、二号俑坑都小得多,但我觉得它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个。坑内的地面均为当时的砖头铺成,非常平整,武士排列相向而立,就像现在站岗的警卫一样,井然有序。  

望着那曾被滚滚黄土掩埋了2000多年的兵马俑,它们那高大的身躯和整个军阵的森林气势,以及军阵排列所营造的威慑,使观光者无不为之惊奇和 沉思。正如一位日本学者所说的那样:不到西安,就不算到了中国;不见兵马俑就不算到了西安。

而那举世闻名的兵马俑,正是见证西安历史的印记。看到展览厅里精致的铜马车,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把我带回到过去,回看一番古往今来。视角转向铜车马上用金银融成的链条,在场游客都感慨匠人技艺高超。兵马俑像是一个个守护神屹立在这座古城,不卑不亢。

看过这些,来到秦皇陵,领略了它的雄伟壮丽。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千米。陵墓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枕骊山,脚蹬渭河。登上皇陵,远观渭河。这样的一座古城,每一处都是独具一格的风景,并且每一处的风景都让我们动容。

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

出于现实和心理的双重需要,古人常选择地势较高、环境优美的地方来设置陵寝,特别是帝王陵。秦始皇执政于都城咸阳,但陵园却选在远离咸阳的骊山之阿。之所以这样做,据北魏时期的郦道元解释:“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秦始皇陵郦道元的观点得到学术界多数学者的肯定。不过也有学者提出过异议,持否定意见的一方认为,秦始皇陵选在骊山之阿一是取决于当时的礼制,二是受“依山造陵”传统观念的影响。

秦始皇帝陵选址骊山北麓,脱离其祖父和父亲陵园而另辟新园的做法,是其一墓独尊思想的反映。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因而将自己的陵墓独立出来,以显示其地位的特殊与尊贵。此外,从堪舆学上讲,秦始皇帝陵南有骊山,北有渭河,是“背倚山峰,面临平原”的“山冲”之地,恰恰处于骊山北坡大水沟与风王沟之间的开阔地带,位当渭河南岸三级阶地与骊山山地之间的台塬上,不但地势较东西为高,而且受东西两侧水流的拱卫,是一处极为理想的墓地。秦皇陵至今没有发掘开发,给后人留下神秘的色彩。

说起西安,除了逛不完的美景,还有品不完的美食。古朴风情,处处留香。西安当地的特色小吃,不夜城下的大街小巷,吸引你的美味随处可见。西安的饮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西北风请,吃食的主副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西安吃食味道之厚重也是摄人心魄,品尝当地的风味小吃是游玩此地的一大乐事。回民街上热情淳朴的少数民族带来的羊肉串,地道正宗,回味无穷。在西安城内经营羊肉泡馍的餐馆也很多,几乎每一条大街上都会有几家专门的羊肉泡馍馆,路过时总想吃上那么一碗,心里才不会感觉到像是丢了什么。当然在西安品尝小吃除了南稍门,东新街的夜市外,还可以去鼓楼后的小吃街。鼓楼的街道两旁都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各种各样的知名小吃在西安应有尽有,可以游览的同时一饱口福。晚上来到鼓楼,夜灯照耀下的鼓楼依旧生机可人。鼓楼钟响,街灯闪烁,几个人围坐在这里吃着小街美食,看着古城美景,感受长安城在历史见证下的曾经辉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块古老的土地,历史老人曾镌刻了无数的辉煌; 一座年轻的城市,时代之神正编织着美丽的梦想。 西安,一个充满神奇和活力的地方,走近它,你会为历史遗存的完美博大所震叹,又会为现代建设的勃勃生机所感叹!

突然想起一位诗人对西安的赞颂:在世界的东方,在华夏的中央,有一个美丽的城市,坐落在巍峨的终南山旁,绿树丛中大雁塔婷婷玉立,鲜花群里兴庆湖碧波荡漾,沣河渭水把她环绕,威武的兵马俑就守在她的身旁,啊———美丽的西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你的风韵冠压群芳。……

  (写于2018年5月)

版权声明:本页面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为用户自行发布,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E-mail:284563525@qq.com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