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滨也很美
是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兰州热”
正因这句话加速积蓄各路游人的“流量池”
打卡黄河之滨正在成为一种新时尚
对于兰州市民来说
黄河除了厚重渊源的历史底蕴外
更像是温婉慈祥的母亲
愈发壮美现代的黄河之滨美景
代表了兰州这座城市的历史和发展
黄河风情线更成为全国著名景点
年年岁岁滋养着两岸人们的繁衍生活
所以兰州人对于黄河有着特殊的感情
由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黄河之滨哪儿最美”
评选活动已拉开帷幕
充分展现新时代兰州文化旅游建设的成就,高度凝练城市主题文化以及文化旅游核心元素,在精准有力的城市营销中快速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催生出更加立体、饱满和形象的城市特质,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前来打卡、观光和消费。
内容
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以黄河兰州段(西起西固西柳沟,东至城关区桑园峡)为范围,以沿岸遗存和近年来新建或改造的标志性旅游景观为主要对象,发起市民最喜爱的十大景致大型评选活动。
在市民心中黄河之滨哪儿最美呢?
听听他们怎么说……
“高全英
87岁,文艺工作者
稳稳屹立湍急黄河之上的
中山桥让我永不忘怀
高全英老人今年87岁,谈到对兰州和黄河的感情时说:“我年轻时跟随家里人从外地移居来这里。初来兰州我就对黄河感到亲切,这数十年来始终留在脑海中的就是那座稳稳屹立在湍急黄河之上的中山铁桥。”我曾是一名文艺工作者,也对城市历史文化很感兴趣,这座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的著名桥梁,见证了人类征服黄河天险的历史伟绩,她是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代表了兰州古老的黄河文化历史。”
“金蓉
36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黄河母亲让我感受到温馨磅礴的母爱
金蓉是一位80后,这名土生土长的兰州娃谈起黄河母亲便神采飞扬:“小时候就在这里拍过好多照片!”她手指着黄河母亲雕塑欣喜地说。对于黄河母亲,金蓉想到的是自己的童年,小时候因为家住在附近,每逢夏日傍晚,父母都会带着她来到这里游玩。金蓉回忆说:“小时候看到雕塑里的母亲感觉很像妈妈慈祥又温暖,长大后知道了黄河母亲的深刻寓意,她代表了黄河这条‘母亲河’对岸边儿女的哺育之恩,多年来流淌不息的黄河让我们茁壮成长,她也代表着我们黄河儿女顽强奋斗的品质,反映了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
“赵之印
76岁,兰州书画家
百合公园让人感知
金城悠久的历史底蕴
赵之印是兰州知名书画家,受邀为七里河百合公园建筑上石刻了自己创作的诗歌《金城黄河》。他说:“百合是我们兰州的特产,2004年百合公园建成开放时受到市民的赞誉,因为在美丽的黄河之滨又有了一处休闲纳凉赏景的好去处,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感文化感,是一个景色优美底蕴深厚的景观公园。”赵老先生说:“能为黄河之滨景观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我感到非常荣幸,希望黄河之滨美景能展示出金城的形象面貌,让更多人了解兰州的发展,感知金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 王春花
59岁,金融行业退休人员
马拉松主题公园发扬
体育精神带动全民健身热潮
王春花是银行退休职工,但在她的生活中,每天体育锻炼是很重要的事。她说:“兰马是我们城市的标志性体育赛事,每年都会参加。我觉得黄河之滨马拉松公园建设非常有意义,既代表了我们兰州特色,也体现了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更为时下全民健身提供了硬件支持,围绕整个公园的健身步道和跑道给我们这些需要锻炼的市民提供了好去处,让我觉得幸福指数提高了很多。”
黄河之滨高颜值景点
你Pick哪一个
▶黄河之滨 梁国安摄
一个山美、水美、城美、人美的兰州,最珍贵的却是那一片绿色,因为它来之不易。经过半个世纪艰苦卓绝的努力,换来今天的山更绿,树更密,天更蓝。
▶黄河之滨 梁国安摄
隔着黄河遥望白塔山,蓝天、白塔、铁桥、水车、游船、羊皮筏子……在满山绿色的衬托下,美不胜收。翠色掩映中,逐级而升的建筑群若隐若现。坐上黄河索道,从山顶一跃而下,在黄河上凌空而过,黄河绿树蜿蜒向前,气势磅礴。
▶碑林环绿 马军摄
▶鸟瞰湿地 甘霖摄
抬头看向兰山,一条黄色的步道,在草木葱茏中,从二台阁蜿蜒而上直抵三台阁。
曾经让老兰州人记忆犹新的南北两山荒山秃岭,如今已尽情绽放着“山水相依,城林相融,园林相连”的绿色画卷。环境的改变带来了气候的变化,兰州的夏天越来越凉爽。
▶深安大桥 白文本摄
▶兰州夜景 杨志彬摄
傍晚时分,漫步于黄河之滨的绿色长廊,微风拂过,夕阳映红河水,波光粼粼,抬头全是绿色,闭上眼闻到的都是清香,一天的疲倦在那一刻被陡然卸下,一身轻松。
▶铁桥星光 李惠静摄
▶兰州黄河外滩 邵瑛摄
▶璀璨 王兰摄
越来越多的外地客人闻“绿”而来
不仅想一睹城市外表的风采
更要追寻这座城市的内在底蕴
请好好感受
黄河之滨的美
来源:中国兰州网、兰州日报、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