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游】雨中游大理崇圣寺三塔,千年古刹,别有一番滋味

故淡

在丽江住了三天以后,坐火车去了大理。

似乎雨水格外眷顾云南,在这里的每天,都是阴冷的雨天,到大理的第一天,雨停,晴空万里,天高云淡,感谢老天的眷顾,让一千多公里奔波而来的我们感受了一下云南的阳光。

酒店附近找了家饭店,吃了顿云南菌子火锅。

这个炸乳扇真好吃,石家庄很少有卖的,只在小吃展览会上吃过烤的,口感是有韧性的,这个炸的口感是脆的,回味是浓郁的奶香味,口感还带着酸奶味,但是不甜,爱吃甜的可以蘸着炼乳吃。

先去逛逛大理古城。

云南的阳光好吝啬,上午晴空万里,下午到古城以后,立刻阴云密布,似乎在积蓄着雨。

对于大理古城,我体验感一般,先去了规模庞大的丽江古城,又游玩了束河古镇,白沙古镇,对大理古城印象一般,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只上图片吧。

来大理,重点游玩的是崇圣寺三塔。

前一天下午乌云积蓄的雨水终于降落了下来,气温骤降,七月天里,我穿着长裤,运动鞋,衬衣 针织衫 长衬衣 冲锋衣才抗住了雨天的阴冷。

以前上中学的时候读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读到天龙寺一战,吐蕃护国法王鸠摩智初见到寺中辈分最高的枯荣大师,一句“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的偈语,简直不明觉厉,高深中有着一种思辨的趣味,于是,便早早对这天龙寺有了无限的向往之意。

天龙寺也就是崇圣寺,作为其标志的是崇圣寺三塔,高大挺拔,气势雄伟,历史上九位大理皇帝在此出家。

整个景区很大,分为前塔后寺,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主景是三个塔,后一部分是崇圣寺建筑群,中间还有当地**不久前修建的几个较大的寺院式建筑。

买票进寺门后走一会儿就能看见三塔了,先引用一段资料介绍一下三塔:

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大塔名为“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凡16级,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833年 - 840年),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

南北小塔均为十级,高42.17米,建造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1108~1172年),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

阴雨天中看三塔,如水墨画一般的天空为三塔提供了不一样的背景,显得更雄伟壮丽。

我去看古塔总想着爬上去看看,都说这个塔是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可绕塔一圈,没找到门,怀疑塔只是塔,古代不能任游客爬上爬下的。

一路雨水不停,青石板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

大理市区地势高低不平,整个寺庙依地势而建,再加上是皇家园林,为了突出皇家建筑的雄伟庄严,大殿一般修建于三层高阶之上,所以游览时得不时翻山越岭,沿着中轴线,穿过几个大殿,爬上爬下。

在古南诏国与大理国时期,大理全境,由上而下几乎全民信仰佛教,百姓不论贫富、身阶,家家户户设有佛堂,大理国故有“佛国”之称。崇圣寺在一千多年前的南诏古国、大理古国时期,为皇家寺院和政教中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自修建以来,已经历了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是大理的标志和象征。其间,经历过有资料可考的地震30多次,甚至有“大理古城房屋几乎全部倒塌”的大地震。然而,三塔依然屹立在苍山洱海间,成为“永镇山川”的绝美景致,也成了大理人民的骄傲。

连鸽子都飞不动了,躲在大殿的屋檐下避雨。

接下来是辉煌大气的崇圣寺。

古崇圣寺建于唐代南诏国丰祐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时期。据《南诏野史》、《白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当时的崇圣寺“基方七里,周三百余亩,为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用铜四万五百五十斛”,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规模。

唐贞元十八年),骠国(今缅甸)国王雍羌和王子舒难陀,在南诏王异牟寻的陪同下到崇圣寺祈拜敬香,因而崇圣寺成为东南亚、南亚崇尚的“佛都”。

可惜的是,千余年来,历经战乱和自然灾害,特别是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争,崇圣寺被毁于一旦,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现在的崇圣寺三塔文化景区,多为当代新建而成。

崇圣寺的建筑风格偏向宋(大理国)风,建筑的形状组合更加的多变、复杂,风格也更加成熟,色彩更加艳丽。

崇圣寺墙上这句话很治愈啊,很适合我这个早就想在职场上躺平的人的心态啊,哈哈。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查了一下,是出自《佛说四十二章经》。

不过,这句话只是短暂治愈一下,我是躺也躺不平卷也卷不动。

苍山渺远,笼罩在雨云之下,与金碧辉煌的大殿顶和红色梁柱,彩绘组合在一起,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之美,如工笔画背后衬托了水墨画。

据说这里的大雄宝殿是按照故宫太和殿的样子仿建的。

天龙八部中提到的大理段氏在历史上也真实存在,段誉,就是历史上大理宪宗段正严,又名段和誉,文安帝段正淳之子。

下一座大殿又是在山上,还要爬山。

接下来,是我觉得崇圣寺除了三塔之外,最好看的一处景观:九龙浴佛。以九龙浴太子传说为题材将九龙和太子以石雕形式精心地雕刻成一组景观,用石雕和喷泉展示九龙浴佛的效果。

九龙浴佛池景点位于阿嵯耶观音阁正门前方,是以九龙浴太子传说为题材,将九龙和太子以石雕形式雕刻成一组景观,并采用石雕和现代科技喷泉结合,体现浴佛的真实效果。

九龙浴佛池的核心部分即为这样一种造型的太子雕像。浴佛池的名字作为整套雕塑的背景,显得十分和谐,并将太子出生的系列事迹以福建青石浮雕的形式展现给众人,再辅以佛教万字符边框,可以说是一套极具禅意的如法雕塑。

在平地看平平无奇,登上后面这座大殿,凭栏而望试试。

登高所见,立刻有佛光普照的圣洁之感,金黄的琉璃瓦在雨水的洗涤下更显圣洁庄严,气势恢宏。

庆幸来崇圣寺的时候是一个雨天,否则怎么能见到这样与众不同的画面。

该往回走了,这个时候雨又下大了。

路过天龙池,回望三塔,在雨中静默伫立着,只听见雨滴拍打在池水上,有一种庄严而静谧的美。

我用苹果手机拍的,再几个加个滤镜,更有一种梦幻古朴美。

坐绿皮火车返程了,回丽江继续游览。

路过洱海,苍茫辽阔,雨中也有别样的风景。

游览须知

整个景区非常大,从景区大门口步行至大雄宝殿大门,有将近7公里的距离,加上有许许多多的台阶,如果带着老人、孩子,建议坐观光车游览。

如果晴天游览的话,注意防晒,大理紫外线穿透力,空气干燥,如果不防晒,容易晒黑晒伤。

我是糖晓甜,欢迎关注分享点赞哈~

版权声明:本页面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为用户自行发布,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E-mail:284563525@qq.com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