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轮强降雨天气过程,舒兰和榆树目前最为严重,正遭受洪水侵袭!其中,舒兰市平均降雨量(截至4日15时)达到111.7毫米,造成13.4万人受灾,受灾严重的乡镇有7个;榆树累计降雨量达全市平均值的3倍以上,防汛重点集中在拉林河及其支流卡岔河榆树段上,据省水文部门预测,榆树市拉林河流域将发生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
01。
舒兰,满族语为“果实”之意,享有“贡米之乡”“果实之城”的美誉。
舒兰地处吉林省东北部,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位处两省三市交汇处,东与黑龙江省五常市搭界,西与长春市九台区、德惠市隔松花江相望,南同吉林市龙潭区、蛟河市毗连,北与榆树市为邻。
据舒兰市**网站介绍,舒兰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集水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7条,主要水系有细鳞河、拉林河、第二松花江等。同时,全市有各类蓄水工程439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5座。
舒兰下辖5个街道、10个镇、5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舒兰市常住人口为40.6744万人。
舒兰位于国家黑土地资源保护的核心地区,处于世界黄金玉米带和黄金水稻种植带上,耕地集中,土地肥沃,适宜水稻、旱粮农事耕作,粮食产量产年稳定在120万吨阶段水平,其中水稻产量常年在45万吨左右,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
02。
通过搜索,“广场君”找到舒兰有关洪水的两次报道:1970年,卡岔河洪水冲毁吉舒五座桥梁,万余间民房,死亡3人;2006年8月10日晚,暴雨持续近两个小时,降雨量达136毫米,3216公顷农田受灾,紧急疏散400名居民,舒兰遭遇了2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涝灾害。
数据表明,这一次超过了2006年。
8月1日14时,舒兰市自然资源局、舒兰市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信号。
舒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通告,经市防指会商研判并报请市人民**同意,8月1日17时-8月4日17时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校外课后服务机构停止课后服务,校车停运;同时关闭室外景区游乐项目,停止涉水、涉山娱乐项目和户外集体活动;建筑工地、矿山停工避险,停止高空作业,根据情况采取加固或拆除脚手架、塔吊等安全防范措施;关闭早市、夜市、乡镇大集、户外交易市场;同时要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及转移避险工作,提前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准备,大田生产要做好排涝工作,并加固防护温室大棚、圈舍等农业设施;同时,提醒广大市民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低洼地带车辆自行转移到安全地带。
舒兰做最坏的打算,全力应战!
8月1日夜间,舒兰开始出现连续降雨天气。
舒兰市人武部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在市委党校组织基干民兵120余人,做好防汛救援准备。全市20个乡(镇)、街道武装部响应号召,预置了30人的基干民兵应急分队。
舒兰市水利局第一时间召开防汛工作安排部署会,18座大、中、小Ⅰ型水库要全部腾出库容备汛。前置防汛抢险物资和队伍,全体人员24小时待命。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包保乡镇专家组成员全员在岗。
舒兰市商务局全面清点应急储备库内的发电机、无纺布、雨衣等物资,保证防汛物资备得足、调得动、运得出、用得上。加强同市内大型生活必需品销售企业的联系,组织企业增加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进货量,为应急防汛做好准备。目前,全市粮、油、肉、蛋、奶、菜等商品供应充足,可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大型商超未出现抢购及断货情况,物价在合理范围内波动。
……
8月2日4时10分,舒兰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12小时降水仍将持续,我市将出现暴雨,山洪和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较高。
8月3日17时05分,舒兰市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我市将出现雷暴大风,阵风风力可达7-9级,同时伴有雷电、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8月3日17时55分,舒兰市气象台升级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目前我市金马镇累计两小时雨量已超过80毫米,平安镇累计两小时雨量已超过50毫米,预计未来3小时,北部乡镇阵雨将持续。山洪和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较高。
最大雨强8月3日19时出现在金马镇,小时雨强达到95.7毫米。
8月3日21时25分,舒兰市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目前我市开原镇小时雨强已达到60毫米,预计未来3小时,北部和东部乡镇降雨将持续。
经会商研判,根据《舒兰市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舒兰市防指决定于8月3日23时10分将防汛二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一级应急响应。
舒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48个成员单位按照防汛防台风一级响应机制,已全部进驻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应急指挥中心)联合编组办公。调派军分区民兵、消防救援队伍、森林消防队伍、公安干警及医护人员、电力和通信抢修队伍980余人,携带工程机械、无人机,正在舒兰市受灾区域开展各项防汛抢险工作。
连续强降雨造成舒兰市金马镇、开原镇和七里乡等地出现洪水漫灌,部分桥梁垮塌、道路受损等险情。
据“永吉发布”消息:
金马镇针对重点人群和行动不便群体落实“一对一”转移包保责任,有效降低村屯溢洪积涝风险。组建30人的镇级抢险队、164人的村级抢险队,部署舒兰市第二十八中学、金马中心校、各村村部等13个临时安置场所,储备编织袋4.5万条、铁线1吨、发电机1台、水泵2台、挖掘机2台等各类防汛物资。
开原镇制定《应对特大暴雨防汛救灾人员转移方案明细表》,提前帮助村民转移固定财产、制定转移路线、明确转移寄宿地址,确保每一位村民安全转移、妥善安置,共转移人员95户、267人。
七里乡落实“乡**——村级党组织——村民小组——干部群众”网格体系,通过“支部领旗 **领班”让各村村民小组第一时间掌握天气情况,做到早预警、早准备、早防范,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03。
据中国吉林网报道,吉林市森林消防支队在4日凌晨迅速赶赴任务地域。支队前指及参战人员共计105人,车辆11台,装备1073件套,于上午9时许到达位于舒兰市珠琦河三合村段任务地域,立即派出勘察组利用无人机对现地情况进行勘察。
通过观察,水毁桥梁长度约50米,水势湍急,待救援的三合村被水围困,形成孤岛,河岸附近部分房屋冲毁,其他地区较为安全,可见部分群众、车辆在村中活动。
8月4日上午,吉林省委**景俊海,省委副**、**胡玉亭紧急赶赴舒兰市,实地检查调度防汛救灾工作。
据《吉林日报》报道,由于舒兰市开原镇部分道路被洪水淹没阻断,有车辆和人员被困。
景俊海、胡玉亭来到一处救援现场,通过无人机察看救援工作进展。在救援人员努力下,被困人员最终全部获救脱险。
景俊海、胡玉亭与正在灾区指挥抢险救援工作的吉林市主要负责同志通电话,强调要加大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使用力度,逐村逐户搜救失联、被困人员,确保人员转移无盲区、无死角,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要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运送各类生活物资、急救药品等,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伤病能够得到医治。
8月4日11时,舒兰市自然资源局、舒兰市气象局继续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信号。
截至8月4日15时,舒兰市平均降雨量达111.7毫米。其中强降雨中心永胜林场降雨量达489.0毫米,是历史最大值103.6毫米的4.72倍,另有9个站点降雨量达到历史极值的2-4倍。
为应对本轮强降雨,舒兰当地陆续转移受灾群众14380人。据悉,截至8月4日19时30分,此轮强降雨已经造成1人遇难,4人失联。
8月4日晚,舒兰市开原镇大兴村村委会一名工作人员向媒体介绍情况:到晚上7点,大兴村的水位降下来了一些,但是农田的受损情况十分严重,无法估计损失,“我们农田种植的以水稻为主,本来现在是授粉的阶段,授粉之后就会扬花、成形,但是洪水将水稻完全淹没了,在水里泡了两天。”
目前,此轮灾情造成13.4万人受灾,受灾严重的乡镇有7个,其中以东部3个乡镇最为严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正在统计中。
当前,舒兰仍处于一级防汛应急响应中,仍有发生洪水、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风险。
04。
榆树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松辽平原腹地,处于长春、吉林、哈尔滨三大城市构成的三角区域中心,境内无崇山峻岭,地势较平坦,微有波状起伏。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部高于西南部,而西部又高于中部,呈微凹型。
榆树东及东北与黑龙江省五常市、北及西北与黑龙江省双城市接壤并以拉林河为界;西与扶余市接壤;西南与长春市九台区、德惠市隔松花江相望;南及东南与舒兰市毗邻。
榆树幅员面积4712平方公里,耕地39.2万公顷,辖1个省级开发区长春五棵树经济开发区,24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388个行政村、18个社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83.6万。
榆树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上,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盛产玉米、大豆、水稻、高粱等,素有“粮豆之乡”“松辽平原第一仓”的美誉。粮食年产量始终保持在70亿斤左右(主产为玉米、水稻、豆类),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70、占吉林省的1/10、长春市的1/3,商品量和商品率连续多年居于全国县(市)之首,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粮仓”。
05。
本轮强降雨天气过程,榆树市降雨最为集中,累计降雨量达全市平均值的3倍以上。当前,全市防汛的重点,集中在拉林河及其支流卡岔河榆树段上。
8月1日18时,榆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各乡(镇)街、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江河、水库、塘坝等持续开展巡堤查险,涉险村屯马上组织群众转移避险,三处地质灾害点重点加强防范,建筑工地全面停工,地下商场、人防工程等地下场所停止营业,铁路下沉道口适时禁行并设置警戒标识,抢险队伍、车辆设备24小时待命。各乡(镇)街、各部门、村组、社区干部全部在岗在位,严禁擅离职守,及时准确地掌握汛情、灾情和工情,劝导群众尽量减少外出。如发生较大汛情时,要立即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并第一时间进行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8月2日9时15分,榆树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4时30分,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午后到夜间,我市北部乡镇有大到暴雨,并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龙卷等强对流天气。
8月2日13时38分,“长春火车站”消息称,受降雨影响,8月3、4日长春至榆树T5301次、T5303次停运,榆树开T5302次、T5306次停运;8月2、3、4日长春至榆树K5009次停运,8月3、4、5日榆树开K5010次停运。
“榆树市交通运输局”消息称,8月2日15时左右,榆树市普降大到暴雨,国道黑大公路大岭镇段降雨量达到194.9毫米。16时左右,国道黑大公路K702 600-K702 650、K721 900-K722 550、K728 600-K728 800等挖方路段发生护坡滑坡及挡墙坍塌,滑坡及挡墙坍塌产生的泥石流覆盖了半幅公路路面,给过往车辆造成严重安全隐患。
骤然而至的暴雨和雷电,导致本就地处低洼地段的太安乡新站村出现内涝,而村西侧的一座小山也被强降雨冲击,发生山体滑坡、塌方等险情,大量泥沙流淌至村里,造成村里道路积水1米多深,众多村民被困家中。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顶着大雨狂风,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协助居民安全撤离,及时打捞落水物件、全力防范次生灾害,一边拦截进村车辆,一边徙手捞拉树枝,不顾疲劳,背着被困老人转移到安全地方。
8月2日19时40分,榆树市气象台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目前,我市北部部分乡镇已经出现大暴雨,预计未来3小时内,上述地区仍有40-70毫米降水,并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据“榆树发布”消息,8月3日下午,榆树市防汛工作会议要求,要成立除险加固工作组,对卡岔河流域国堤加固加高增厚;要成立巡堤查险工作组,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堤查险;要成立抢险救援工作组,组织精干人员、精干力量随时待命;要成立转移工作组,卡岔河流域各乡镇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转移预案,按照由高到低的风险等级、由低到高的转移方式进行转移,确保关键时刻知道怎么转、谁去转、往哪转。
长春市委**、**均到榆树督战!
4日下午,省委常委、长春市委**张恩惠一行来到卡岔河榆树市环城乡福安村段。**干部与村民正全力加固子堤,应对当晚即将到来的洪峰。张恩惠登上子堤,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干部群众,鼓励大家咬紧牙关,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守护家园,并现场调度听取榆树市特别是卡岔河流域防汛工作情况。强调要进一步加密巡堤频次,确保遇有险情第一时间处置到位,第一时间将群众转移安置到位。同时,要做好后勤保障,提振一线抢险队伍的士气和战斗力。
在三道河榆树市泗河镇段,临近河道的部分农田受淹。张恩惠实地了解当地防汛工作落实和农业抗灾自救情况,强调各级**干部要负起责任,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在落实落细防汛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傍晚时分,张恩惠一行来到拉林河榆树市青山乡日升村段,实地了解当地防汛存在的风险点位和薄弱环节,与大家一道分析研判防汛形势。根据预测,该河段7日夜间将迎来洪峰。张恩惠强调,要严阵以待,杜绝侥幸心理、麻痹大意情绪,全力做好应对洪峰的各项准备,盯住关键部位、风险环节,确保安全度汛。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适当前置抢险队伍物资,确保发生险情及时响应。要把群众安全放在首位,事先把群众转移安置工作的每个细节都想周全,转移路线、现场组织、车辆安排、安置点位、食宿保障等,每件事都要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责任人身上。各级干部要坚守一线,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全力以赴打赢防汛抢险救灾这场硬仗。
此前一天——3日,长春市**王子联到榆树市检查督导防汛工作。在榆树市城发乡永富村,王子联实地察看水位和流量、堤防除险加固等情况。他强调,要紧盯险工险段和易出险区域,加密巡堤查险频次,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险。要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和田间管理工作,确保粮食生产不受影响。要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全面检查整改应急物资储备情况,优化点位设置,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据省水文部门预测,榆树市拉林河流域将发生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为此,长春市防指组织成员单位进行了会商研判,依据《长春市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市防指决定于8月5日8时将市防汛三级应急响应提升至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市防指要求榆树市确定防御重点,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展巡堤查险和抢险救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