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桐庐有一座桐君山,被誉为“小金山”,是富春江上热门打卡地

蔷薇的第七夜

#夏日生活打卡季#

桐庐县位于杭州西南部、富春江畔,山环水绕的位置让这里比“天堂”杭州还清丽秀美。古人的诗句喜欢将山水并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有山有水才有了风韵,坐落在分水江与富春江交汇之处的桐庐县桐君山便是那座“蹙眉”小山。

桐君山因桐君而得名,据说黄帝时,路途中的桐君陶醉于山中美景止步于此,在山中采药炼丹,悬壶济世,并著有《桐君采药录》,后世尊其为“中药鼻祖”,桐君山也被称为“药祖圣地”。现在走在山中,还可以看到立有“药祖圣地”石碑的桐君亭,小小的亭子飞檐翘角尽显精致,亭檐上青苔密布,如覆了青绿外衣。

山中修有齐整的石阶,爬山路途丝毫不觉劳累,其中经过的建筑古香古色,但大多颜色鲜艳,显然未经太多风吹雨打。

据说桐君山最早修建在北宋元丰年间,后代有数次修建,最新的一次是在2021年,因此建筑并没有丝毫颓废之感。桐君祠也是后期复建,好在保留了古建韵味,看上去不失古朴典雅。

宋时范仲淹描写桐庐景色时曾有诗句“钟响三山塔,潮平七里滩”。如今三山上的三座塔已无从得见,桐庐山中的七层白塔虽是后人重新修葺,却也是三座古塔中仅存的一座了。

在亭中俯瞰风景极好,视线毫无遮挡,江面辽阔,跨江大桥如巨龙般连接两岸。阵阵山风吹过,眼中可见不远处的高楼大厦,似可闻车来人往的嘈杂,清幽的环境和热闹繁华的想象让人有种奇妙的落差感。

山虽不高,却也秀丽。此时万物生机勃勃,树木更是郁郁葱葱,拾级而上,清爽静谧。

爬山途中偶遇不少石碑,古代、近现代皆有,有些字迹已模糊,有些清晰可识,大致都是和桐君山的历史、桐君其人相关。

画家叶浅予是地地道道从桐庐县走出的名人,桐庐山中就有他的故居。山中空气清新,环境清幽,放眼可望一江碧水,住在其中必是诗意而惬意的。

茂盛的树木掩映着古朴建筑,盛夏时节老树吐出新芽,绿色便也有了层次,深浅不一,蓊蓊郁郁。

山中游客不多,逛起来便格外从容,静静欣赏秀丽的风景,细细品读深藏的历史文化,探古寻幽之感油然而生。

从山上俯瞰,江水两岸如两个世界,一边繁华都市一边诗意田园,或许这也正是桐庐县同时并有的两种气质。

山影静静倒映江中,山色清秀,江水青碧,视线所及之处皆美成了画。

桐庐山是桐庐县地名的发源地,不高的山体仿佛浮于水上,在夏日一江碧水中似玉带上盘的翡翠扣,探源桐庐县的历史,想一览县城全貌,或者只是为看看风景,都不要错过这座“蹙眉”小山。(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

版权声明:本页面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为用户自行发布,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E-mail:284563525@qq.com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