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择一城访古,不妨来看看“四塔八寺”和云冈大佛脚边“千年古建遍地走”的古城大同 。
大同 古城的西门,是个很壮观的瓮城。一千年间,这里开开合合,起起落落。失散的风聚在这里,坠落的雨浸透墙体,时间在这里叠了一层又一层,最终变成今天的模样。
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由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构成,是 中国 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大雄宝殿上的南北鸱吻,可以说是国宝级文物。它们是全国古建筑上最大的鸱吻,单体高达4.5米,由八块琉璃构件组成。更为稀有的是,北吻是金代原物,已有近900年历史。南吻重修于明代,也是几百岁的文物了。一南一北,造型不一,对立而坐,相映成趣。
出得华严寺,向东一直走,过了著名的四牌楼,就是金碧辉煌的九龙壁了。作为全国三大九龙壁之一,600年前的琉璃杰作,九龙壁吸引着诸多文物爱好者奔赴 大同 ,一饱眼福。
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19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二十多座,房屋八百余间!只是可惜的是,崇祯十七年即1644年3月,末代代王朱传㸄被执,王府毁于大火,仅九龙壁幸存。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后来 新建 的;这块九龙壁的规模之大,举世罕见。壁高8米,厚2.02米,长45.5米。壁上均匀协调地分布着9条飞龙。两侧为日月图案。正脊饰凸雕莲花及游龙,四角戗脊置走兽,壁面由426块特制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9条飞龙气势磅礴,飞腾之势跃然壁上。
九龙壁东南角,不起眼的关帝庙静静伫立着。偌大的 大同 古城里,小巧的关帝庙显得有些落寞。然而走近却发现,这小小的一隅里内藏乾坤。
这是 大同 古城仅存的元代建筑。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殿顶为单檐九脊歇山顶,上覆琉璃瓦,光彩熠熠。主殿虽不大,但前置清代增建的抱厦,平添了些额外的宏伟。这座抱厦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是清代为扩大祭祀活动面积所增建。呈勾连搭卷棚式,亦为黄、绿、蓝琉璃瓦布顶。建筑结构严谨,浑为一体。大殿翼角翘扬,斗拱施布有独到之处。
但最震撼的,实则是殿内眼花缭乱的木制神龛。层层叠叠的斗拱隔出三间精雕细刻的神龛,结构均为重檐。檐下斗拱共十一踩,排列密集纯系装饰,为清代结构。同样清代增置的平棋藻井上绘制的龙形图案,多姿多态,别具一格。
法华寺,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法华塔是 大同 市现存唯一一座覆钵式琉璃喇嘛塔,是一座因塔而建的绝美寺庙。在寺庙中,有一部《法华经》,所以因为得名。
周边一切已物是人非。这座 大同 最接近佛塔原型的覆钵式琉璃喇嘛塔,成为法华寺不多的遗存之一。白白净净的塔身,配上层叠的琉璃盘顶,造型极其罕见,十分奇特,值得一观。
沿着城墙绕到城南,便会经过 大同 最高的建筑——明代雁塔。这座扎根城墙上的奇特古塔,是国内建筑位置罕见的城墙上八角七级空心砖质瞭望塔。过了塔,下得地面,对面就是善化古寺的大门了。
进入寺中,立即感到是一种大气势的古建筑群,并且殿堂设计巧妙,风格独特,古朴浑厚。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前有山门,中为三圣殿,后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前左为文殊阁遗址,右为普贤阁。整个寺院建筑高低错落,渐次展开,层层迭高,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是全国现存辽金寺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善化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是 中国 现存辽、金时期布局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寺院建筑。其中有大雄宝殿、三圣殿和金代的天王殿、普贤阁,三座庑殿顶,均为辽金时期的原构。
天王殿即山门,殿内4尊明代原塑四大天王像足有7米高,却并不压抑,甚至有些可爱得俏皮。
新建的城墙,也给古城带来了诸多争议性。原本的古城墙,只有两三米高的土垛子,而且断断续续,部分地段还有倒塌的危险。因此, 大同 选择彻底重修,用砖墙将原来的土垛子包进去。很多人说, 大同 的古城墙是“ 新建 的”,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原来的城墙就是砖包的,在五十年代被人们拆去城砖,盖了小房。现在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包上城砖,修旧如旧,原样恢复,这是古建筑修复的典型做法,应当予以肯定。
大同 古城的宝藏,绝不仅限于此。翻开地图, 大同 鼓楼、代王府、纯阳宫、**大寺、 开化寺、基督堂、……密密麻麻的文物古迹列队成行,等待游人的发现。
大同 古城不大,公交车都可以到达,其实每个景点都很近,骑个共享单车,就能将其全部游玩结束,不走回头路。